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
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
一、学制与招生对象
1.学 制:全日制三年专科
2.招生对象:普通高中、职业高中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
二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,德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,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,掌握国际贸易基础知识,熟悉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和法规,通晓商务礼仪,具有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,熟悉商务函电和外贸业务,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,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,在涉外单位从事外贸、报单、翻译等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。
三、培养要求
(一)知识要求
1.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。
2.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。
3.英语词汇量达到5000至6000个,能熟练掌握2000至3000个核心词的使用。
4.具有较强的英语听、说能力。口语方面能就日常生活、办公室环境、商务交际等较广泛的话题进行轻松的交谈;听力方面能听懂中央9台等台的英文节目,能基本上听懂BBC、VOA等英文电台的新闻节目。
5.能够读懂英美文学作品、时事政治、科普文教之类的文章。获取较重要的信息,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50个词;获取一般信息,阅读速度要达到每分钟200个词。
6.能较流畅地用英语书写书信、商业信函、产品说明、报告等常见应用文,要求语言准确流畅,用词较精确,没有大的语法错误,书写速度达到每小时400到600个单词。
7.能够进行商业信函、商业订单、产品说明等文体的英汉互译,要求格式正确,语言通顺,合乎各自语言习惯。
(二)能力要求
1.具有一定的协调能力、管理能力。
2.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、处理信息的能力。
3.具有灵活运用专业知识,并且融会贯通专业知识的能力。
4.具有自我学习、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,具有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、开拓创新的能力。
5.能够熟练地运用专业知识和使用计算机等知识的能力。
(三)素质要求
1.思想道德素质
(1)热爱祖国,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拥护党的基本路线、方针政策,努力为人民服务,有事业心和责任感,能吃苦耐劳。
(2)拥护宪法,有民主和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,遵纪守法、知法、懂法、守法。
(3)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,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、价值观。
(4)遵守职业道德、社会公德,有理想、有道德、有纪律、有文化,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,爱岗、敬业。
(5)具有高尚的人格品德,自尊、自强、自立、自爱、自重。
2.专业素质
(1)掌握人文社科基础知识,能用科学发展观等正确理论分析问题,解决问题;掌握法律基础知识,能运用法律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合法利益。
(2)具有专业技术素质,有较强的获取信息、处理信息的能力;具有灵活运用专业知识、并且融会贯通专业知识的能力。
(3)具有再学习,提高和更新知识,不断发展和拓宽业务领域的素质。
3.身体心理素质
(1)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,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,讲究卫生保健,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,身体健康。
(2)有健康的心理素质,良好的文化修养。思维敏捷,思路开阔,逻辑性强,有信心,有决心和恒心,沉着、理智、坦诚、热情、乐观、刚毅,能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,情感丰富。
(3)具有理智、沉着、坦诚、热情、乐观向上、富有朝气的性格气质。
(四)职业资格证书
(1)普通话二乙以上等级证书。
(2)计算机应用一级及其以上证书。
(3)大学英语四级、六级等级证书。
(4)商务英语口语合格证书。
(5)国际贸易员资格证书。
(五)毕业条件
获得152个以上学分和普通话二乙以上等级证书、计算机应用合格证书、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等级证书、国际贸易员资格证书方可毕业。
四、毕业生面向的职业或岗位群
1.客户开发与联络、商务单证制作、订单处理等高级商务助理的工作。
2.询盘、报盘、还盘、接单等报关员的工作。
3.中英文商务文书笔译、外事活动接待、一般商务会谈口译等较简单的口头翻译及笔头翻译。
4.外贸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文秘等工作。
5.自主创业。
五、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
(一)专业主干课程
大学英语精读、大学英语泛读、大学英语听力、商务英语口语、英语国家概况、商务英语函电、电子商务应用、国际贸易实务、计算机应用基础等。
(二)各类课程学分和教学课时比例
本专业共开设20门课程,教学总时数为1972学时+34周,总学分152学分。其中:理论教学902学时,55学分,占总学分的35.8%;实践教学1022学时+34周,95学分,占总学分的62.9%;课外48学时,2学分,占总学分的1.3%。各类课程学分和教学课时比例如下:
序号 |
课程类别 |
课程门数 |
学分 |
学时 |
占总学时比例 |
1 |
通识课 |
10 |
31 |
548+2周 |
21.5% |
2 |
专业基础课 |
4 |
76 |
1216 |
46.3% |
3 |
必修课 |
4 |
9 |
144 |
5.5% |
4 |
选修课 |
2 |
4 |
64 |
2.4% |
5 |
集中实践 |
|
12 |
12周 |
9.1% |
6 |
顶岗实习 |
|
20 |
20周 |
15.2% |
合 计 |
20门 |
152分 |
1972+34周 |
100% |
注:集中实践周按每周20学时计。
六、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安排
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通识课、专业基础课、专业课、选修课四个方面。各门课的课时、学分、开课学期及考核安排如下:
(一)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安排(见附表1)
(二)实践教学环节时间安排(见附表2)
(三)考试、机试、考查科目及实践考核安排
1.考试、机试及考查科目表
学年度 |
学期 |
考试科目 |
机试科目 |
考查科目 |
第一 学年 |
一 |
大学语文、道德与法律、大学英语精读1 |
计算机应用基础 |
心理健康、军事训练、大学体育、大学英语听力1 |
二 |
大学英语精读2、大学英语泛读2 |
计算机应用基础 |
大学语文、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、大学体育、心理健康、大学英语听力2、商务英语口语1 |
|
第二 学年 |
三 |
大学英语精读3、大学英语泛读3 |
|
创业基础、大学体育、大学英语听力3、商务英语口语2、国际贸易实务、电子商务应用 |
四 |
思想概论、大学英语精读4、大学英语泛读4 |
|
大学体育、大学英语听力4、商务英语口语3、商务英语函电、英语国家概况、 |
|
第三 学年 |
五 |
|
|
大学英语听力5、商务英语口语4、英美文学选读、英语词汇学、英语写作、英语报刊选读(后4门任选2门) |
六 |
顶岗实习 |
2.考查科目
1)“形势与政策”课程的考查:学校组织的“形势与政策”报告会,各二级学院(部)组织的“形势与政策”报告会,主要考核学生的出勤率、报告笔记和听报告的会场纪律,由辅导员记录情况给出成绩。
2)军事训练由学生处、武装部组织并给出成绩。
附表1 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安排表